法律常識練習(9)
不論是公務員考試還是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法律常識都是必考內容,為幫助大家鞏固法律常識相關知識,公務員考試網特整理了幾道法律常識練習題,供大家練習?焖賯淇伎蓞⒖國家公務員考試用書。
1.
下列規范性文件中不得設定行政許可的是( )。
A.法律
B.縣級政府的決定
C.行政法規
D.地方性法規
2.
某小區已建有A大型超市,為滿足需要,某市人民政府擬在該小區內再建一所超市,甲公司和乙公司先后向某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甲公司獲批準。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
A.A超市有權對某市人民政府批準再建超市的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B.乙超市有權對某市人民政府批準甲公司申請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C.某市人民政府按照甲公司和乙公司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批準決定是不合法的
D.某市人民政府必須在受理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準與否的決定
3.
對行政行為的效力從法律層面作出科學有效界定的最基本要求是考察實施( )。
A.該行政行為是否合法
B.該行政行為的主體是否具備行政主體的地位
C.該行政行為是否侵犯相對人權益
D.該行政行為是否得到授權
4.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 )。
A.會議制度
B.回避制度
C.公開審判制度
D.初審終審制度
E.停止執行制度
5.
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不包括( )。
A.執行力
B.拘束
C.確定
D.公信力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答案與解析
1.答案: B
解析:
《行政許可法》第十五條:“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
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B
解析:
本題A超市不具有當事人資格,無權起訴。
《行政許可法》第57條規定:“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本題中某市政府按先后順序批準甲的申請符合法律,C錯誤。
該法第42條規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D錯誤。
甲與乙存在競爭關系。一人獲得批準,另一人必然不能得到批準。也就是說,市政府的批準行為涉及到了乙公司的公平競爭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第1項的規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據此,選項B正確。
3.答案: B
解析:
行政行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為所具有的一種法律保護,表現為一種特定的法律約束力和強制力。
對行政行為的效力從法律層面作出科學有效界定的基本要求是考察實施該行政行為的主體是否具備行政主體的地位。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BC
解析: 《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在行政訴訟過程中,原則上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故本題選擇ABC。
5.答案: D
解析:
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包括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
確定力:具體行政行為一旦作出,不得隨意更改;已確定的行政決定,公民無權自行變更;已確定的行政執法行為,非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隨意改變。
拘束力:具體行政行為生效后,必須按照已經確定的內容實施行為,相對人必須遵守和實際履行行政行為規定的義務。
執行力:國家強制當事人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所要求的義務。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不包括公信力。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具體行政行為,即指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作出的有關其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特征:
1.具體行政行為是法律行為。
2.具體行政行為是對特定人與特定事項的處理。第一是就特定事項對特定人的處理。第二是就特定事項對可以確定的一群人的處理。第三是就特定事項對不特定人的處理。
3.具體行政行為是單方行政職權行為。
4.具體行政行為是外部性處理。
關鍵詞:
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