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模擬題:幼兒園“小學化”需標本兼治
【模擬試題】
近日,教育部針對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幼兒園“小學化”亂象,專門印發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擬用一年的時間分四個階段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提高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近年來,隨著老百姓對于教育需求不斷增加,幼兒園教育越來越引起重視和關注,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總希望幼兒園多教孩子一些東西,為孩子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部分幼兒園為迎合家長的心理,也為能招收更多地幼兒入園,就在幼兒園開設了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殊不知幼兒園教育作為學前教育,更加強調實行“教養并重”,注重對幼兒進行保育和教育,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興趣愛好等,不開展具體的學科教育。但這種幼兒園“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實然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不僅背離了學前教育的宗旨,也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甚至會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因此,對于幼兒園“小學化”亂象進行治理非常必要。
對于現在產生的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深究其源主要還是應試教育的體制所致,評價體系過于單一—唯分數論,而學生為了考上好大學,就需要上好高中、上好的初中、上好的小學,一環扣一環,壓力一級傳導一級,促使幼兒“小學化”問題加重。而教育部出手進行專項整治,就是為了砍斷這一鏈條,讓幼兒園回歸其本位,進而為孩子們減負,讓教育不再誤入歧途。不過,教育的問題是一個連環套,一環扣著一環的,如果不同時解決家長的擔憂,就難以徹底遏制幼兒園“小學化”亂象。
因此,要想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就應多措并舉,標本兼治。首先,要加強宣傳教育,使廣大家長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從“不讓孩子輸在同一起跑線”的觀念中徹底解脫出來,從而懂得幼兒教育,支持幼教工作,從根本上自覺做到,不送孩子到社會培訓機構去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二是,要推進幼兒教育的普及與公平,加大財政投資,大力推行幼兒公辦教育,尤其是在農村,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將幼兒教育資助納入公共服務體系,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廉價的學前教育,從根本上消除幼兒園“小學化”衍生的政策環境。
三是,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小學化”治理力度,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巡查,發現有“小學化”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并跟蹤督促;建立建立健全幼兒園評價機制,把幼兒教育不“小學化”作為評價取向,對違背辦園正確方向的,堅決予以取締,從根本上解決 “小學化”的問題。
良好的幼兒教育,是培養孩子在上學后端正好學習態度,養成好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教育孩子應遵循教育規律,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只有提高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認識,正確調整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家長共同發力,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就能得到有效糾正。